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新唐人2013年11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中共官方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涉及近20个领域范畴,其中关于深化改革和国家安全事务新举措,令外界普遍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权威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其体现出的趋向并非向民主方向发展,而是更着重于强化当局的管理,有明显的左倾趋向。
全会突出强调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指经济改革),但对〝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采取回避态度,转而以〝政府职能改革〞来保证中共党对国家的〝永久执政〞为主旋律。有评论认为,习近平看来走上了一条〝经济右得更右〞而〝政治左的更左〞的危险道路,而〝政左经右〞终究将政经撕裂,左右撕裂。
三中全会公报凸显〝政左经右〞
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共官方舆论曾大肆鼓吹当局将有〝空前改革〞措施、〝开启新时代〞,但全会闭幕的会议公报,显示,当局强调的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继续强调党的领导和〝不走邪路〞,继续回避政改问题。
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在大力推动内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保守势力和左派人士;而习近平红二代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左的基因,选择经济上习近平向右转而政治上打〝左灯〞是必然的。还有评论指出,政左经右最终的结果是政经撕裂,左右撕裂。
台湾《联合报》11月13日发表社论,指三中全会的公报公布后,海内外舆论给了中共当局一个〝政左经右〞的总结。
社论分析认为,中共当局的〝经右〞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资本主义,更市场经济,则更开放、更自由化、更国际化;而〝政左〞的实质则是接近〝法西斯主义〞的〝强化政治专制〞,而绝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或毛泽东思想,〝 因为从马到毛,无论怎么'右',皆走不到今日这种红红火火而对马对毛皆已是离经叛道的'经右',何况未来还要'更右'。〞
文章表示,中共当局现在搞的这种被冠上了马克思主义或毛泽东思想〝政左经右〞将面临极大风险:
一、〝打左灯/向右拐〞的〝政左经右〞,终究要出现一个〝政经撕裂〞与〝左右撕裂〞的社会。
二、让马克思与毛泽东两个政治幽灵继续盘绕在中国上空,在〝政左经右〞的矛盾下,北京政权可能因〝右的说你半瓶子右/左的说你搞假左〞而失去统治正当性。
文章指出,中共当局种种〝左〞的表现涉及几个重大的思想问题:一、中国的治理,或〝中国梦〞,是否以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及永久执政〞为最高目标?二、高举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是否即能构成中共永久执政的理由及条件?三、要多〝左〞,才能支撑这样的理由及条件?四、这么左与永远的左,或许是中共的梦,但中国梦是什么?
文章表示:中共欲以政治专制促进经济发展,或许有其阶段性的实际需要;但若欲以马毛思想作为永久执政的理由及条件,即可能坠入愈陷愈深、愈困愈死的错谬。
外界对中共执政的政左经右现象的批评
近年来,海内外舆论界对中共执政的政左经右现象的批评可谓是不绝于耳。
今年9月9日英国 BBC也曾发表评论,指中共近几个月来的政治表演让人眼花缭乱,充斥着各种杂乱不清、相互矛盾的信息。
一方面是政治上收紧言论,高调强调舆论一致,批宪政,排斥普世价值,推崇毛,文革语言正式回潮,敌对思维再次强化等等;另一方面是强调继续深化经改,让市场倒逼企业、政府,市场能做的回归市场,国家退出不该占据的领域,给民企更大的自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推出等一系列经济自由导向的举措。显然这些政经举措的要旨皆在服务于稳固政权。显示出其执政取向上具有明显的〝政左经右〞的特点。
文章表示,当前中国社会积累的问题已到达某种危险的程度,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调整,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尤其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进行〝权利增量〞的改革来理顺各方关系,保持改革造就的活力,创造利益表达和调节机制,平抑各种不满和矛盾。而新近领导人所宣示的这种新的政左经右,短期尚可,长期下去必然造成比邓式的政左经右更大的内在紧张和问题,失去平衡,将国家陷于一种崩裂的状态。
评论认为,毛的思路与其它现代产生的极权主义思想和体制一样,在现代产生,但却是作为一种反现代思潮和模式而存在的。这是所有极权体制在二十世纪崛起而最终又崩解的最根本的原因。现代文明的本质是自由和权利。任何对此的逆反和压制,最终必将造成灾难,也必将溃败。
文章大声疾呼:〝中国到了需要迈出走向现代的关键性一步,此步迈不出,民粹主义的暴力阴霾就会时时笼罩,中国也就永远会有出现颠覆性的逆转危机的危险,那不是任何形式的政左经右所能最终消除的。〞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BBC,
三中全会,
中共,
中共中央,
中国梦,
习近平,
党,
公民权利,
共产党,
台湾,
外媒,
宪政,
宪法,
左派,
改革,
政府,
政改,
政权,
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新唐人,
普世价值,
毛泽东,
民主,
红二代,
自由,
英国,
马克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