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翻 墙 直连本站 tiny.cc/jinnews
【新唐人2013年11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日前,有大陆地方网站发表一篇举报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学术腐败内幕的文章,其中涉及对王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指控,并披露了不少王正敏申报中科院院士的过程细节。
11月14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博士生举报自己导师学术造假的报导。
据报导,被举报者是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而举报者是王正敏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
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出版于1989年。这本专著中,有一百多幅关于如何实施耳部手术的手绘图,和Ugo Fisch教授的两本专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术和镫管切除术:技术手册)》和《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Base(颅底显微手术)》中的图片相同。但《耳显微外科》一书中,并未注明图片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未提及这两本书。这种做法从严格学术规范上讲就属于抄袭。
2005年前后,王正敏为当选院士〝凑〞够论文数目,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当时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的全过程。
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创刊于2001年,是一份双月刊,自创刊起王正敏一直担任该刊主编。
王正敏申报院士前,共发表论文271篇。但其中有88篇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发表。这88篇〝论文〞中,除了14篇是从《耳显微外科》一书摘取之外,还有40余篇文章是作为非研究性文章发表在〝发刊词〞、〝专家笔谈〞、〝我如何做〞等栏目的小品文。此外,还有6篇文章属于〝一稿多投〞(一篇论文在国内外两处发表,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却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报导回顾了王宇澄考取王正敏的研究生,并留院被聘为王正敏的秘书,并参与王正敏出版其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事务,协助王正敏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往事。披露出这个过程中王正敏涉学术造假的细节。
1999年,当时31岁的王宇澄考取了王正敏的研究生。因为表现优秀,王宇澄从硕士生变更为硕博连读,并获得了留院的机会。2003年,王宇澄被聘为王正敏的秘书,负责协助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2003年开始,王正敏开始写作他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院士增选之前。王宇澄参与了这本书的出炉过程,负责校对书中一些知识错误,并负责图片编辑。
王宇澄说:〝那本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都是抄袭。数十幅图片都是我按照王正敏的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的说明就翻译为中文,后来成书中并没有注明这些图片的来源。〞
除了帮导师出版专著,王宇澄当时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导师王正敏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宇澄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王正敏准备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资料,其中包括整理王某新增加的专著、论文和科技奖项。
在资料准备工作进行的同时,王正敏也开始带着王宇澄拜访院士,争取推荐。
王宇澄说:〝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
2005年12月,王正敏顺利当选中科院院士。然而,接下来师生关系发生了逆转。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
2006年春节过后,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关系没有预兆地起了变化。
〝他主动找到我谈话,说外面有人说我们搞小集团,以后你不要到我这里来了。〞王宇澄回忆。
〝我2006年本就应该提副教授,当时三个人参评,我的论文等等条件最好。〞王宇澄说,等到第二年他才评上。之后有人提醒他,他之所以没有第一年评上,就是因为他的导师王正敏不支持。这令旁人都感到大惑不解。
此后,王宇澄接连遭遇挫折。他未能进入科室的耳科组,提职称也总被要求〝礼让〞,他感到自己工作全无希望了。王宇澄认为,正是自己的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于是王宇澄决定反击。他借助自己曾担任王正敏秘书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本文标签:
南方周末,
新唐人,
腐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